沸腾的火锅:舌尖上的大产业

2020-06-15 15:38:17

沸腾的火锅:舌尖上的大产业


沸腾的火锅:舌尖上的大产业(图1)

中国人有多爱火锅?有人如此形容:舌尖热度胜过火锅温度100倍。去年的“双十一”,某品牌方便小火锅产品只用了2分钟线上成交额就突破了百万元。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经营范围含“火锅”的在业、存续及迁出状态的企业数量超过12万家。仅2019年,国内新增火锅企业已超过1.2万家,换句话说,平均每天就有30多家火锅企业诞生。

2020年火锅业有望突破万亿元

“火锅,等于是中国人的自助餐。”一位著名电视主持人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人的火锅情结。

就火锅而言,国内就有六大派系,即以麻辣鲜香著称的川渝火锅,以“涮羊肉”为特色的北派火锅、以牛肉海鲜为代表的粤系火锅、快捷小锅化的台式火锅、口感酸辣的云贵火锅,以及其他特色火锅。

今年7月,中国饭店协会发布了《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一组数据佐证了中国人对于火锅的钟爱。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火锅业实现收入8757亿元,占全国餐饮业收入(42716亿元)的20.5%,成为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2019年预计将达到9600亿元左右,202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中国饭店协会相关负责人称,火锅业的收入在未来还将继续增加。

随着中国人对火锅的热情不减,一些火锅企业还被成功地“吃”成了上市公司。其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20189月在港股上市的海底捞。记者了解到,海底捞营业收入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17106.37亿元、2018169.69亿元、2019年上半年116.95亿元,同比增长59.3%;实现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约41%

同时,记者梳理发现,海底捞并非首支“火锅股”,在其上市之前,呷哺呷哺、颐海国际已陆续登陆港股市场。

“火锅之都”未进前三?重庆不服,有意思的一点是,在天眼查公布的数据中,四川省火锅企业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超过3.5万家,占全国的近三成。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陕西省(8833)和山东省(7611),而有着“火锅之都”的重庆居然未进入前三名,仅仅位居第四。

“火锅企业数量的排名,并不能说明重庆‘火锅之都’的名号变虚了。相反,重庆的火锅依然是享誉全国的一张城市名片。”在众多重庆火锅从业者眼中,对这个排名表达出明显的不服气。

重庆市火锅协会相关人士也认为这个排名并不能代表重庆火锅的全部。“据我们协会统计,整个大重庆范围内,火锅门店的数量达到了2.6万多家,从业人员接近56万人。如果把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加以估算,包括最上游的原料生产基地、中游的火锅调味料及底料制品、最下游的火锅门店和新兴方便火锅在内,重庆火锅的全产业链产值已接近500亿元。”该人士表示,这些数据在国内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

由重庆大学发布的《大数据深度解读重庆火锅背后的秘密》显示,在重庆内环以内区域,火锅店密度最大,高达21.7家/平方公里,相当于每200米就有一家火锅店。有业内人士玩笑式说道,“在重庆,根本不需要寻找火锅店,火锅店自己就会找到你。”   

除此之外,来自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重庆火锅企业海外扩张的数量进一步扩大,包括小天鹅、秦妈、德庄等本土火锅企业,海外店面已累计200多家,分布在美国、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火锅企业的数量多少并不能代表一座城市火锅行业的整体面貌,如果以综合指数评判,在国内众多城市中重庆应该还是排名靠前的。

沸腾的火锅:舌尖上的大产业(图2)

火锅企业屡遭商标之痛

火锅行业良好的市场受众规模,使得该行业前景诱人,也导致行业竞争极为激烈。《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中就有数据提及,火锅业的关店率同样位于餐饮业各细分品类之首。

所以,为了争抢客流量,火锅行业内“李鬼”也是层出不穷。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知识产权推进中心发布的《知名企业品牌重复率及品牌保护调查报告(餐饮业)》显示,我国餐饮业网络品牌的发展普遍存在品牌意识不足、注册商标缺失等问题,而品牌名称使用混乱、被“搭便车”与“傍名牌”等问题,正成为掣肘地方美食打造品牌、“走出去”发展的短板。而在火锅行业中,这类现象更为突出。

曾经引发关注的“xx坎”火锅商标侵权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44月,四川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立并使用“xx坎”品牌,并于201510月投资成立成都xx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该品牌运营管理。可是,仅成都市场仿冒店就达到400多家。“起初,仿冒店还只是在店名前加上前缀混淆视听,后来一些店居然直接把xx坎官网照搬过去,甚至还出现了以仿冒店向外招商加盟的情况。”该公司相关人士回忆道。“xx坎”商标之争足足持续了两年多,直到20176月才正式归四川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重庆市火锅协会相关人士谈道,重庆火锅也经常面临“被代表”的困境,以重庆火锅的相关元素和重庆地名在外地开火锅店的情况屡见不鲜,直接冒用重庆知名火锅品牌的情况也不少。“这样的状况致使重庆火锅市场鱼龙混杂,屡现食品安全问题,对重庆火锅的品牌打造和保护产生了不良影响。”

“李鬼”长期混迹国内火锅行业的最大原因,还是在于众多火锅企业缺乏商标意识。天眼查数据报告中也提到:国内超过12万家的火锅企业中,仅2000余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商标信息。

“商标侵权案并非特例,很多企业都有类似遭遇,其根源就在于企业起步阶段没有将品牌申请注册成商标,导致做大做强后,品牌名称被他人使用,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法律业内人士同时提醒,“市场未动,商标先行,企业需要具备这样的品牌意识。不管是企业名称、品牌名称还是门店名称,只要是没有被注册为商标的品牌,均可能被他人使用。只有将企业名称、企业品牌注册成为商标,才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推荐内容
查看更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3368062919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1136号